企業(yè)家心態(tài)不正直銷不是賺快錢的代名詞
保健品試水直銷,制藥廠染指直銷……近半年來,伴隨著中國直銷立法取得突破,中國企業(yè)對于直銷也有著日益濃厚的興趣。有人視之為市場潛力巨大的“財富金礦”,有人視之為突破營銷瓶頸的“萬能鑰匙”,以至于我們可以在媒體上讀到這樣的話語:“直銷現在就像一種時尚,在表現張力的時候,也吸引了一些老板去追逐,感覺好像不去做就要落伍一樣。”
這是異常的沖動。
直銷是什么?這在中國一直沒有明晰的答案。高額回報以及下線網絡,這些都是誤讀。世界直銷協會是這樣定義本行業(yè)的:直銷是直接把商品和服務送達消費者的輸送和流通渠道,通常因產品性能決定需要面對面進行,由一名獨立銷售人員講解和親身演示。
照此定義,我們不難理解保健品廠商的沖動。通過傳統銷售渠道,保健品廠商已經越來越受制于營銷費用,一方面是廣告費和促銷費持續(xù)走高,另一方面卻是消費者日趨理性。精簡的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,可控的營銷費用,直銷對于保健品銷售是一種低成本的選擇。
適用于保健品,并不等于適用于任何產品。翻看國際直銷巨頭的產品目錄,可提供的無非就是保健品、化妝品、日常洗滌用品等幾類,絕不會像眼下的某些中國企業(yè),計劃中的直銷產品甚至還包括衛(wèi)生紙。面對沖動的中國企業(yè),直銷從業(yè)人士都在忠告:直銷可不是開超市,開百貨。
轉型直銷,我們大致可以揣測試水者的心態(tài)。一方面是國際直銷商的榜樣作用,要知道安利一年在國內的銷售額超過百億,旗下的紐崔萊一年賣出50億。另一方面,不斷有機構聲稱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直銷市場。除去幾大國際巨頭,中國企業(yè)至少能爭奪一半的空間。
直銷果真如此前景廣闊嗎?國內的直銷研究者紛紛發(fā)出善意的提醒。其實直銷一直以來就并非主流的銷售模式,在西方已有逐步衰退的跡象。專家提供的數字稱,現在全世界的直銷可能只有1000億美元左右,還不到全世界商品零售總額的1%。隨著網絡的普及,逐漸走紅的電子商務在渠道和成本上的優(yōu)勢絕不亞于直銷。
12月1日生效的《直銷管理條例》設立了嚴格的準入門檻,但8000萬元的注冊金以及2000萬元的保證金眼下似乎都成了小數目。有消息稱,目前開始直銷運作的內資企業(yè),不完全統計已經至少在1000家以上。
這是危險的沖動。
投身直銷的內資企業(yè)首先要面臨牌照問題。萬一不能順利拿到“準生證”,企業(yè)會面臨一系列的“后遺癥”。直銷好不容易才和非法傳銷劃清界線,稍有不慎就會演變成社會問題。
除了政策風險,管理風險同樣危機重重。世界上并無幾所大學專門研究直銷,這就直接造成了直銷行業(yè)的職業(yè)經理人缺位。專家們憂慮,“沖動”之下的企業(yè)只好去找“操盤手”,這難免會被一些“漂白”的非法傳銷頭目所利用。
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。直銷沖動可別演變成一場“大躍進”。一位從業(yè)人員如此警示:“最可怕的是企業(yè)家心態(tài)不正,急著賺快錢,這不但會給企業(yè)帶來風險,還將給社會帶來隱患。”
|
0 頂一下0 踩一下 |
版權說明:
本網未注明"來源:中國直銷網"的稿件均為轉載稿,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或已經支付稿酬的合作媒體所有。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;如原作者不愿意將文章在本欄目刊出,或發(fā)現有與原作不一致的偏誤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將您的版權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,或者根據您的意見給予相應的處理;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 盡快來電或來函與中國直銷網聯系。
凡本網注明"來源:中國直銷網"的所有稿件,版權均屬本站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“中國直銷網 http://www.m.20sum.com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頁底導航 >>> 新聞資訊 | 政策法規(guī) | 專家專欄 | 非法傳銷 | 直銷企業(yè) | 教育培訓 | 健康美容 | 直銷人才 | 直銷雜志 | 資料下載 | 招聘求職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