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鼠會”為何打而不死?
發布: 2009-03-26 08:57:30 作者: 南苛 來源: 大河網
3月25日,廣東省工商局副局長姜海平率相關處室負責人做客廣東“民聲熱線”時表示,傳銷魔爪正伸向找工作的大學生,要特別提防傳銷活動回潮,他提醒大學生在找工作時必須要知道招工的企業是否合法,可向工商等有關部門了解企業的登記情況等。自己必須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,不要相信“高投入高回報”領域的招工。據介紹,目前盤踞在廣東的傳銷分子約1.8萬人。(見3月25日《信息時報》)
工商部門提醒大學生提防傳銷活動,雖然很有必要,但有些太輕飄了。我們想問問,傳銷組織——這個令人深惡痛絕、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信賴關系、嚴重踐踏社會誠信的“老鼠會”,10多年前就受到工商部門的嚴打,至今為啥仍然如此猖獗?我們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。
傳銷組織少則幾十人,多則幾百人,其頭目往往把自己的非法窩點打扮成公司的形象,讓專業騙子利用講課、托兒起哄等方式對新人進行洗腦,對不服從者進行毆打,使每個人都經歷了由被動騙人到主動騙人這一過程,讓頭目們坐享其成。任何時代、任何國家都有職業騙子,但是,像這樣以公司化、宗教化、暴力化面目出現的規模化騙人現象卻是罕見的。這說明了什么呢?
對于傳銷頭目來說,他們以踐踏社會道德為武器,以空手套白狼為策略,以賺取巨額利潤為唯一目的,有百害而無一利,不但將參加傳銷者由守法和信奉誠信的人變成違法沒有良心的騙子,破壞友情甚至親情,而且將許多依靠勤勞掙得的辛苦錢騙到傳銷頭目手中,讓被騙者在痛恨騙子的同時,也對社會治安秩序產生抱怨。那么,這么壞的事情,這么卑鄙的勾當,傳銷頭目為啥能在這個過程中把許多人牢牢地控制在手?
當然,出現這種局面,與傳銷組織隱蔽的特性有關,與其特有的組織、運轉方式有關,與巨額暴利導致傳銷頭目喪盡天良、甘愿冒險有關,也與一些工商等執法部門打擊不力有關,但是,最最重要的原因,我認為是由于社會道德的持續滑坡。我們想想看,傳銷本來只是一種經商的方式,到了我們這里后就變成了與經商無關的騙人工具;傳銷人員不但能橫下心欺騙自己的同學、戰友、熟人、鄰居、親戚,而且還欺騙自己的姐妹、父母,如果誠信仍然是我們社會的普遍風氣,如果一個人做了對不起他人的事就會感到臉紅甚至無法在當地生存,怎會出現這樣令人恐懼的局面?
社會是由人組成的,人與人之間是靠道德來凝聚的,如果不有效制止道德滑坡,不但難以制止傳銷現象,而且比傳銷更嚴重的古怪現象還會找上門來。




yzw845720 2009-05-02 04:07:30 來自 IP:121.35.102.*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