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治友德|世界骨質疏松日 保持健康體重 鈣鐵鋅硒協同
發布: 2025-10-20 11:41:48 作者: 佚名 來源: 和治友德


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。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減低、骨組織微結構損壞,導致骨脆性增加、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代謝性骨病。今年的主題是“健康體重,強骨健身”。

骨質疏松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。根據2018年全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,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,骨質疏松癥整體患病率達到19.2%,其中女性患者比例顯著高于男性,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別為32.1%和6.0%。

隨著年齡增長,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攀升至32%,其中女性患病率高達51.6%,男性則為10.7%。基于這些數據推算,我國現有骨質疏松癥患者總數約9000萬,其中女性患者占比近八成,約達7000萬人。
骨質疏松 誘因眾多
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有很多,包括高齡、女性絕經、脆性骨折家族史、體力活動少、陽光照射不足、吸煙、過量飲酒、鈣或維生素D缺乏、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、營養失衡、體重過低、肥胖等。
骨質疏松的誘因中,體重因素常被低估。根據我國現行標準,健康成年人的體重指數(BMI)應維持在18.5-23.9 kg/m²區間。超出此范圍時,無論體重偏低或超重,均可能增加骨質疏松風險,需引起特別關注。
脂肪組織通過分泌雌激素在骨骼健康中發揮雙重作用:一方面,雌激素能增強腸道鈣吸收并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從而維持骨密度;另一方面,脂肪量的異常變化會打破這種平衡。當體重過低時,脂肪組織減少會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,進而引發鈣吸收障礙和破骨細胞活性增強,最終造成骨密度降低。然而,脂肪組織過量同樣有害,它會刺激促炎癥因子過度表達,反而激活破骨細胞,加速骨量流失。
絕經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,會引發骨鈣流失和骨小梁結構稀疏,進而發展為骨質疏松。這種病理變化常伴隨全身關節疼痛,嚴重時可導致病理性骨折,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。通過定期骨密度檢測,能夠早期發現骨質異常,為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提供科學依據。
科學飲食 適度運動
為預防骨質疏松,在飲食方面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、攝入足量的優質蛋白,可多吃乳制品、豆制品、蝦皮、深綠色蔬菜等食物;避免過量飲用酒精、咖啡、碳酸飲料等影響鈣吸收的飲品;每日在陽光下曬15至30分鐘,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,從而促進腸道的鈣吸收。
適度的負重訓練與力量鍛煉能顯著提升骨密度、強化肌肉功能并改善身體協調性,從而有效預防跌倒及骨折。建議個體根據自身體能條件與健康狀態,科學選擇運動類型、強度、時長和頻率,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并長期堅持。運動前務必充分熱身,通過關節活動降低受傷概率,確保鍛煉安全有效。

鈣鐵鋅硒 協同補充
藥代動力學研究證實:鈣、鐵、鋅、硒四種元素可被人體同時吸收,不僅不存在相互干擾的問題,還可以互相促進,相得益彰。
事實上,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,所以膳食中礦物質元素的存在形式多為無機物,其吸收利用率非常低,單純的日常飲食往往不足以滿足健康成人日常鈣、鐵、鋅、硒的需要。所以需要添加攝入鈣、鐵、鋅、硒礦物質營養補充劑來彌補不足的部分!

今日新聞頭條
我也說兩句
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










